发布时间:2016/5/8 18:06:10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 浏览量:1002 【字体:
大 中 小】
化学学院校友
1、孙侠
女,1980年毕业于通化师院,化学系。中教高级,中学化学特级教师,省化学学科带头人,国家级骨干教师。现任通化市十三中学校长,市政协委员。曾获“市十佳优秀青年”、“省优秀教研员”、 “市三八红旗手”、“市五一劳动奖章”;“省青年化学教师优秀课评比”一等奖;“全国化学教师优秀课评比”一等奖;“省教学新秀双十佳”等荣誉。先后在市级、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了 “二氧化碳的性质”、 “对两个演示实验的一点建议”等十余篇论文,主编、参编了《趣味数理化》、《重难疑点学习手册》、《初三化学全能训练》、《初中化学综合达标自测》、《初中化学训练指导》等书籍。个人传记、学术成果已收录到《中国百科学者传略》、《中华人物大典》《中国优秀教师人力资源库中》中。
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孙侠以其特有的激情和智慧、少见的执着和自信,在教育的沃土辛勤耕耘。二十九年孜孜以求,教书育人硕果累累,二十九年默默奉献,教育教学成绩显著。无论是做化学老师,还是做教学校长,她始终践行并证明着自己“做就做最好的”人生箴言。 做教学校长近7年,她一直兼上初三化学课。她不但使十三中的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她的化学课也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及同行的高度赞誉。做十三中分校校长仅两年多,她不负众望,用智慧和汗水使学校在落后中崛起,用激情和奉献使学校在困境中超越。她带领着十三中分校人用最短的时间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赞誉。
现任十三中校长的孙侠,怀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新课程为背景打造高效课堂,以精致化为依托创建特色学校”。她理念先行,用思想导航,把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的实际相结合,让独具个性的校园文化沁入人心。她德高身正,用人格影响,力求用自己正派为人,公道办事,任人唯贤的行为影响并带动班子成员为教师做榜样。她甘于奉献,用真情感召,工作上自觉奉献,利益上自我约束,行动上自我监督,对学生“师爱”第一,对教师严格民主,让公平公正的阳光管理彰显校园。她善于管理,用智慧谋划,让制度建设科学规范;她厚积薄发用激情演绎,让校本教研独放异彩。“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课堂”的创建,让教科研并举、特色与高效并行; “五个结合”的落实,让教学管理在个性展示与团队智慧、创优引领与资源共享、自我反思与督促指导中彰显出独特的魅力。“七个模式”实践,让新课程理念与高效课堂共生,知识能力与过程方法共存。她率先垂范,用行动引领。每学年植根于课堂、教研组听评课500余节,且多年养成了每天深入课堂、教研组听评课的习惯。七十多本听课笔记,见证了孙侠整整十年、二十一个学期这样罕见的坚持!榜样的力量、行动的引领,带动着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迅速的提升. 如今,“让优秀成为习惯,让激情化作永恒”的孙侠,正在她挚爱的教育沃土上辛勤耕耘,不懈的追求着自己“做一个好校长、办一所好学校”的职业梦想。
2、韩一泉
四个第一
吉林省通化市成功改造破产企业的第一人;
吉林省被评为中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十大最具创新力企业领军人物的第一人;
通化市荣获全国企业职工培训先进个人的第一人。
3、金海燕
女,1990年7月,毕业于通化师范学院,化学系,通化市市直级名师培养人,女,40岁,中学高级教师,担任初中化学学科教师、通化市化学学科中心组副组长,现就职于通化市第十三中学。
1995年毕业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化学系;2004年参加吉林省中考化学学科命题工作。
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教育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研究新课程理论,并把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渗入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努力营造学生乐学的教学氛围,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多次在省、市级的各项教研活动中获奖;2005年获吉林省化学学科“教学能手”称号;2008年被中国化学教育学会评为“全国化学教育改革优秀教师”,同年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多篇文章发表于专业刊物。
4、李雪梅
女,2000年,7月,毕业于通化师范学院,化学系。现就职于通化第十三中学,一级教师,县级骨干。
通化市化学学科中心备课组成员,通化市化学学科教学新秀,2008年荣获省十佳,2010参与吉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学科命题工作,吉林省第二届初中理化生“十佳教师”,有多篇论文在市级、省级刊物上发表。
5、郑旭华
男,2007年,8月,毕业于通化师范学院,化学系,通化市第十三中学化学教师。
通化市第十三中学骨干教师,校内青蓝工程师徒共上一节课获二等奖、师徒结对优秀奖、基本功展示优秀奖等,有多篇论文在市级、省级刊物上发表。2013年获研究性学习一等奖。
6、 马永娟
女,2003年,8月,毕业于通化师范学院,化学系。通化市第十三中学化学教师,县级骨干。
通化市化学学科教学新秀,在吉林省化学竞赛中多次评为优秀竞赛指导教师,有多篇论文在市级、省级刊物上发表。